从此,南翔人民友谊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了
| 招商动态 |2016-04-26
大约10年前,南翔是一个四处可见农田,人口较少的小镇;8年前,18层楼的公寓是南翔的制高点;5年前,南翔CBD还仅仅是一个规划…但今日之南翔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商业体相继入驻,发展有目共睹。
南翔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占据着嘉定的东南门户,因其铁路、陆路、水路俱佳,自古以来就是通衢咽喉之处,兵家必争之地;但也因为如此,造成镇内东西不畅,镇外与江桥相望而难行,去上海市区严重依赖沪嘉高速。南翔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导入量也在迅速增加,南翔原有的道路交通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可喜的事,情况正在改变。
作为上海市15个大型居住社区之一的南翔镇云翔大型居住社区,其重要市政配套道路陈翔路(沪宜公路-芳林路)正在抓紧建设,日前完成了徳园路~古猗园路范围内钻孔灌注桩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改善该区域交通条件以及周边地块的招商引资环境,为该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嘉定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双层地道 分流交通
由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的陈翔路(沪宜公路-芳林路),工程实施范围西起沪宜公路,东至芳林路,设计道路全长约1.408km。考虑沪嘉高速要新增上下匝道,以及新增轨交11号线陈翔路站,陈翔路按双层交通进行组织,将过境交通和区域交通分离开来。也就是从沪嘉高速匝道下来的车辆,和到11号线车站的车辆从上层双向六车道的地道穿越沪嘉高速;沿着陈翔路直行过境的车辆,则是选择从下层双向四车道的地道。双层地道将车流分离,远期也不容易造成拥堵。
“之最”遇上“之首”
本市最近距离下穿轨道交通的工程案例:
工程近距离下穿轨道交通11号线高架段,地道围护结构紧贴轨道交通承台,桥下施工空间仅6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9.1m。
与本市首个运营轨交线路加站同步实施地道的工程案例:
为确保本工程及相关工程能够按时投入运营,陈翔路地道在下穿11号线处基坑开挖与轨道交通11号线加站施工同步实施,有效地节省了项目实施工期,使施工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基于风险控制的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探索BIM技术在总承包管理的应用方法,尝试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应用思路,积累BIM技术在地下工程领域的应用经验。
在设计阶段,复杂节点方案论证,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技术风险;在施工阶段,实时监控,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在运维阶段,开发运维管理平台,对地道日常运维进行智能化管理,保障地道运行安全舒适,控制地道运营成本;在全过程中,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控制管理风险。
总承包管理模式
作为由我院牵头的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陈翔路(沪宜公路-芳林路)改建工程在管理方式上秉承着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将设计方案与工程实施相结合,有效地对设计施工进行整体和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提升设计成品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